第五届全国智慧医疗创新大赛由全国 30 多个协会学会相关单位联合主办,累计传播曝光量超亿人次,800 多个队伍及相关医院、企业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临床专家三万余人。大赛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公益”的组织原则,发挥大赛创新导向作用,实现激发创新活力、增强产学研用创新意识、普及与推广创新成果的目标。
医疗信创方向类三等奖
项目名称:5G+AR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
参赛单位:南昌急救中心
联合参赛单位:北京远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江铃汽车集团改装车股份有限公司
参赛人员:蔡建军、万毓华、樊华、姜晓军、徐四德、赵晖、赵子江、刘国勇、杭海、彭志雄、陈青、王亮、刘存宾、饶良星、杨鑫磊
2018年1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73号),医疗机构内部实现相关专业统筹协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与各医疗机构形成网络,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全面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危重患者救治体系。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就促进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发展做出部署。意见中明确指出 “推进院前急救车载监护系统与区域或医院信息平台连接,做好患者信息规范共享、远程急救指导和院内急救准备等工作,提高急救效能”。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2019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方案》要求,继续优化急诊急救服务。建立院前医疗急救中心(站)与院内急诊的信息共享机制,力争到2020年,各地逐步建立起基于“五大中心”的危急重症患者救治体系和院前院内信息共享网络,实现危急重症患者医疗救治的快速、高效、高质量。
传统急救结合云计算+物联网+5G:结合江西省江铃新一代智慧5G急救车,基于云计算、5G高速网络、智能可穿戴式AR眼镜应用方案和技术、音视频等技术,构建“互联网+急救”院前院内远程协同的一体化救治模式,打造“院前智能调度中心-智能急救车-数字式医疗设备-急救人员智能穿戴-院内信息智能接收”为一体的救治信息共享模式,建立院前和院内的快速音视频远程指导通道和院前院内线上交接通道,实现院内和院前在救治过程中的有效配合和高效协同。
5G与物联网的发展、云计算的进步,为院前急救信息系统、车上的急救设备、院内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同步带来新的解决方案,可实现院前医疗设备(除颤监护仪等设备)的监护数据向院内急诊专家端的实时同步,院内急诊专家可远程实时监控院前医疗设备监护数据(体征数据【血氧、血压、心率、脉搏、呼吸、体温等数据】、心电图),如同亲临第一现场,可以快速对危重患者做出快速诊断,并及时给院前医生提出最合理的救治和监护建议。
实现院前院内信息规范共享、远程急救指导:院前医生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实时采集急救现场及救护车上音视频数据,同步录制、传输、保存。并解放医生双手。需要时可向院内专家发起远程急救指导请求,院内专家可在线进行查体,并结合院前智能医疗设备上实时传输的生命体征、血氧、心电等参数,了解患者病情,实现远程指导,前移急诊关口。
第六届全国智慧医疗创新大赛开启报名
由移动医疗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发起,全国 40 个省市相关协会学会、行业机构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智慧医疗创新大赛”定于 9 月举办。旨在积极响应“健康中国”、“人才强国”战略和“数字中国”政策规划引导,发挥大赛创新导向作用,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意识、普及与推广创新成果,积极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驱动服务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数字技术创新重大突破,应用创新全球领先。